学子乐园

【学生时评】手机之我见

日期:2017-12-28来源:高二语文备课组 作者:陈强民、王嘉霖

卷首语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两句名言:“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惊人地相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成为当下许多人生活的形象写照。对于手机,高中生们也有很多见解,将思考化为文字,洞见利害。

——高二语文备课组



莫让手机主宰了生活

高二2班  陈强民    指导教师  孙欢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最近在网络上流传,很快便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示深有同感。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放弃了与外界的沟通,却自我封闭于手机的虚拟世界中?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我们熟悉的微信红包说起。微信红包自马年诞生以来,已经风靡全国。据腾讯统计,光是2017春节,发送的红包数量就达到了两亿三千多万个,在2017年1月1日0:00~0:02更是达到了每分钟将近2万个的峰值。人人都低着头,人人都在抢红包。于是,年夜饭成了“红包大战”,不懂新科技的老人家们却被晾在一边。手机也就替代了亲情,成为了春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今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荷兰,那里的人们会在回到家后关掉手机,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而中国,哪个家庭里没有上演过“一家三口窝在沙发上,各玩各的手机”这样的情景剧呢?

热恋的情侣坐在一起,非但不亲密聊天,反而一言不发,都在玩手机。手机的出现原本大大方便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如今却反过来阻碍了人们情感的传递。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凤凰网”的一则调查显示,有18.7%的人平均每5分钟就要拿出一次手机,36.7%的人一天点亮屏幕的次数超过300次!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忍不住刷朋友圈、看微博,或是怕错过了重要信息而打开手机的。人们沉浸于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中,将大量时间用在了获取无用信息上。而这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空虚与缺失。加班、上学三点一线的生活与巨大的压力迫使人们放弃了本该用于看书的时间,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去看手机上零碎的东西。然而,从这种途径获得的碎片般的知识,是无法充实人的内心的。梁启超曾经说过:“丰富内心世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既要大火炖,也要小火熬。”只有慢慢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书本,人的心灵才会受到最好的熏陶。

当我们下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时,何不放下手机,享受这份温情,或捧起一本书,与作者同喜同悲呢?千万别让手机成为了你的主人,主宰了生活!

陈强民1_副本.jpg

陈强民同学

创作感言

可能是受孙老师和时评课的影响,从高二上学期开始,我发现自己慢慢地在看新闻的时候不经意之间就会去深挖事件背后的道理,想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习惯形成了,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像挤牙膏一样痛苦了。其实我觉得写议论文并不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教师点评

中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而作者正是这样的有心人,对于社会现象有着比较深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进行时评写作时,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囿于阅历有限,容易人云亦云,口号化的文字多,缺乏有力的实据。而此文最大的亮点恰恰在于有大量切实可靠的数据来支撑观点,有具体的实例和名家名言来佐证观点,能够“用事实说话”。论据新鲜出炉,观点明确自信,不老套、不拘束。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展现出这样的积累功底难能可贵。  (孙欢)



致孩子的一封信

高二1班  王嘉霖    指导教师  羊巨波


亲爱的孩子:

请原谅我在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仍选择这样一种落后的方式和你沟通。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在放下手机的闲暇打开这封信,但我知道,唯有这种无声的方式能使我宁静。

不似儿时,现在你我交流好像只能通过那巴掌大小的屏幕——我为你在空间上发的一则开心的说说而高兴,也为你在微信上发的一条惆怅的朋友圈而伤感。但是,你的世界似乎离开了手机就无法运行,吃饭时看着微信,无聊时打着游戏,甚至睡觉时也抱着它入眠。我不想和你讨论手机的利弊,只是想坐下来,和你聊聊,你我之间的关系。

仍记得你还小时候,曾经捧着书,痴痴地问我:为什么商纣王会修肉林酒池;为什么明朝天子连续十几年不上朝?我简单地告诉你,“他们不过是抵不住世间的诱惑”。你又穷追不舍,我只得告诉你,“这不过是玩物丧志,长大了,你会明白的”。你悻悻地离开了,我想你当时并没有懂。

现在,捧着手机的你,看着手中花花绿绿的内容,明白了“玩物丧志”的含义了吗?正如商纣王修肉林酒池而灭国,明朝天子为求快活而荒废国事,现在的你,不正是为了一块小小的屏幕,蹉跎自己的光阴吗?

孩子,别为了手机中那虚幻的世界,而错过了现实这个五彩斑斓的花园。华夏泱泱五千年文明,收录书中,任你查阅;巍巍神州遍地美景,坐落世间,随你观赏;普天之下,七十亿同胞,随处可见,与你攀谈。难道手机能仗着它不足百年的历史,匹敌浩瀚的大千世界?

有人吐槽,手机如鸦片,毒害青少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却不这么认为,须知,即便是鸦片尚可作为镇静剂惠及天下。孩子,请记住手机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它,虽不可等同于行千里路,却可以助你读万卷书。我只希望你能成为手机的主人,让你掌握知识的百宝箱,而非为之所控。

若你已经读到这里,当你合上这张纸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一个全新的你,像从前一样和我聊天,像从前一样乐观天真。

祝学业进步,心想事成。


爱你的父亲

2017.10.28

王嘉霖_副本.jpg

王嘉霖同学


创作感言

不得不说,当爸爸教训儿子的感觉真好,难怪我老爸有事没事总是想教训我一两句。不过,我刚看到作文题的时候,还是没有想“教训”人的,只是单纯地想:“学校不让带手机就算了,还想用作文来施加精神净化。手机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好处,我不能背叛它!”然后,我就尽力地想其他角度。未料到,站在家长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后,我却不争气地很快屈服了,对限制手机使用也多了几分理解和认同,就开始传播“手机无用论”了。这是第一次作文得到推荐,十分荣幸。

教师点评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矫饰。”没有矫揉造作的“义正辞严”,没有声嘶力竭的咆哮呼喊,娓娓道来的是父亲的拳拳关怀,字里行间蕴藉的是舐犊深情。文章从体裁上创新地运用书信体,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来阐述关于手机的林林总总,在议论文一统天下的今天让人耳目一新。文章对于手机的利弊没有泛泛而谈,将手机放置于现实生活中去比较衡量,从而得出结论——不想手机误人,就必须成为手机的主人。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抛开空泛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