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云章”文学社学子与冯大学副校长开展“先进论谈”
日期:2017-10-23来源:碧波书院 云章文学社 作者:郭子仪、周奇
论谈实录
2017年10月19日,我校“云章”文学社编委成员,就“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教学理念”、“开放与交流”、“管理理论”、“教育家的定义”、“遇到过哪些棘手的问题”、“未来规划和目标”、“两极分化”、“走班制”等问题与冯大学副校长开展论谈。
童建行同学:“您对于当下“发现式教育法”在校实践有何看法及未来期望?”
冯校长:“其实‘发现式教学’的实质,是反对‘机械’式的教学,而要设置情景,让学生去体会、发现。例如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让学生猜定理、发现定理。边学边想,每看一个地方要学会思考,教学亦是如此。虽然速度很慢,但收获甚佳。”
毛雨露同学:“您对学校提出怎样的教育理念?”
冯校长:“一个学校,不用太大规模,只要有适合同学的教学方式便可。推行‘不预习’,要把教学效率变高,教学质量变好。当然,成绩要看重,不能‘纸上谈兵’,推行‘素质高’‘考得好’,反对‘题海战术’,培养综合能力强的‘能说会写’的学生;高分不是绝对,只是高素质的一小部分。比如说‘中美教育的差距’——中国教育理念先进,器材成功,但中英文翻译过来难免语句会有差别,会与原意有些许出入。冯校长认为中国人要“走出去”,要将成果勇于传出去,(如:勾股定理)国强,才有坚强的后盾!”
王炜致同学:“一校之管理制度,或许对我社亦有借鉴之处。请问,您如何使得团队有凝聚力?”
冯校长:“责任越大,责任心才会越大。用管理学校之例,只需让人能尽其才,不论方式如何,只要对学生有帮助即可,以此挖掘学生的长处。有名师,才有名校。如方老师,以“仁慈”为本,最厉害的老师之一;周老师多笃实,亦善创新,软硬结合,也是名师之一。”
詹思婷同学:“依您的看法,如何才能算是教育家?”
冯校长:“教育家一定要有完整的理论,能力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教育精神更不可或缺——如陶行知。”
叶亮辰同学:“校长在我校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什么?”
冯校长:“并无甚难,唯一,那应该是‘校园暴力’,须负起责,通过教育的方法严惩,保证学生们的安全。”
彭毓同学:“在新学期,您对学校有什么样的期望?”黄晓慧同学亦提出:“请您谈谈对学校未来规划及目标?”
冯校长:“我校力争在三年内成为全市最好的市初中,重在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充实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马怡楠同学:“您对初二两极分化严重有什么看法?”
冯校长:“好的同学越来越好,差的同学不能太差,要让差生重拾信心,我觉得是值得的。”
王安琦同学:“您对于走班制的看法与想法——未来是否可能在中学六年开展走班制度,实行不同思想的交流?”
冯校长:“高中‘6选3’,课不可能完全一起上,让好的更好,坏的变好。靠学生们的自觉,没有班主任,没有一个人是不‘自觉’的。”
“云章”文学社:“请问您‘幸福’吗?”
冯校长笑而立,谓十四社员曰:“因教书而幸福,站上讲台,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因时间因素,非所有社员皆可提出疑问,是为一遗憾。但不论如何,依然需感谢校长短短四十余分钟之细心解答,每分每秒皆充实。)
导师寄语:
2017年3月,我校在初中部碧波书院以“个性张扬,展示自我”为总纲,强调 “阅读及写作”的重要性,初创“张扬自我个性”的青春的文学社。13岁的王炜致等文学少年,以“云章”、“耘章”、“韵章”为创社理念,凭意气和才气初创“云章文学社”。
“云”不止息,“云章文学社”务实、求进,正逐步实现“云章”作为。除了即兴诗文活动——“走进山水 读出人生 写出自我”,创作优秀诗歌百首,其中63篇优秀诗文,汇编成青春诗文集《菊颂云章》;“云章”学子还以赛代练,全员参加了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全国作文大赛,毛雨露同学喜获大奖;喻凯熹等同学在“中华第23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分获各级别奖项若干。“云章文学社”还自主开发了“‘小小说’接龙之《‘少年遊’系列》”、“‘读书笔记方法指导’之‘金圣叹《水浒》批评法研究’”等文学研究课题,并均已初稿完成,二稿正在沉淀。
2017年5月,碧波书院“云章文学社”全员走进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进行新闻采编--采风南科大,发现新问题,提出好建议,共形成“一所古墓上的现代化大学”、“南科大用小垃圾桶倒逼学生文明意识的自觉”等13个优秀采编案例。
而今,“云章”学子正成长着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及时、客观、准确进行深度采编,砺心磨笔地生长“云章”学子的新闻眼——原创稿件,好文层出;文笔青春,张扬未来!
“第二实验学校”2017正精彩, “碧波书院”正昂扬走来;“云章文学社”正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