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乐园

我校天文社教师成功抓拍空间站“穿”月奇观

日期:2017-12-08来源:校天文社、深圳晚报 作者:胡振寰、陈简文

遨游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从月亮上方"穿越",这个天文奇观转瞬即逝,却被二实教师用照片永恒地记录下来了。12月4日凌晨,我校天文社教师胡震寰,在不到0.5秒钟的时间窗口内,成功抢拍国际空间站凌月这一罕见天象奇观。据悉,目前全国成功观测并拍摄这一天象奇观的人士寥寥无几。

12月4日凌晨时分,一群天文爱好者在冷风之中紧张地准备着,他们在翘首期盼着一场人类与大自然合作造就的天象奇观——国际空间站凌月现象。国际空间站(简称 ISS)是一个由6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16个国家与地区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是一个运行在400公里高空的人造天体,素有"太空城市"之称。

本次国际空间站凌月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2月3日晚间,国际空间站从北欧上空一路飞奔,直奔中国的京津地区展现凌月奇观,然后再次绕地一圈,穿过广州、深圳、香港等繁华城市中心区上空。

为什么凌月奇观如此难拍呢?胡震寰老师接受了《深圳晚报》采访并告诉记者,国际空间站约90分钟环绕地球一圈,速度非常之快,即使当日恰逢"超级月亮"(今年最大满月),穿过整个月面也仅仅需要0.5秒钟。更为困难的是,这一天象奇观只能在一段宽度仅两三公里的区域内被观测到,条件严格苛刻,拍摄和观测难度非常之大。

胡震寰表示,根据之前公布的运行轨迹,深圳体育馆是此次观测凌月奇观的最佳观测点。为了拍摄到凌月奇观,当晚不到十点他就已经守在那里。经过在观测点几个小时的调试与苦苦守候,最终成功拍摄到了国际空间站穿过满月月面的震撼景象。

“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情况来看,此次拍摄到这一奇观的天文爱好者在全国不超过 10 人。”胡震寰说,“此次能拍摄到这一天文奇观,除了因为凌月奇观的路径恰好经过深圳,更重要的是硬件设备给力。”

他告诉记者,二实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和兴趣培养,自1999年起就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建设了深圳市教育系统内设施最为完善的天文科普基地,其中的400mm 口径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在深圳市天文台 600mm 口径天文望远镜建设完成前,是全市各单位中最大口径的天文观测设备。

此外,我校学生社团 " 数字天文社 " 还荣获本年度深圳市优秀学生社团称号,成员曾多次在各级天文竞赛、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奖。学校还与深圳市天文学会合作,开展科普活动,面向市民讲解天文、天象知识。

20171204003150iss凌月_副本.jpg

▲国际空间站凌月过程

观测区域.jpg

ISS凌月奇观观测区域

QQ图片20171204111444_副本.png

▲我校天文社进行太阳黑子观测

学生观测与拍摄作品之二_副本.jpg

▲天文社学生拍摄的太阳黑子观测作品

天像仪模拟星空_副本.jpg

▲我校天文社用天象仪模拟星空

天文科普合作_副本.jpg

▲我校天文社与深圳市天文学会开展科普合作